芮城县是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山西省西南端,黄河中游。全县国土面积1178.76平方公里。全县面积1178.76平方公里,辖7个镇、3个乡。
矿产有金、镁、铜、磷、煤、石油、大理石、石灰石、紫砂石、白云石、石英砂等。土特产主要有芝麻糖、无核蜜枣、麻片、酱菜、泡泡油糕。名胜古迹主要有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西侯渡遗址、大禹渡。
人口民族
据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芮城县总人口为372773人。人口构成基本情况是:性别构成男性为189709人,占总人口50.89%;女性为183064人,占总人口49.11%。
芮城县家庭总户数为96247户,其中家庭户95478户,占99.2%;集体户769户,占0.8%。城乡人口非农业人口28932人,占7.76%;农业人口343841人,占92.24%。接受大学教育的有4276人,占总人口的1.15%,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有38018人,占10.22%;接受初中教育的有163746人,占43.93%;接受小学教育的115294人,占30.92%。民族构成汉族人口372147人,占总人口的99.83%,少数民族626人,占0.17%。
2002年统计公报,芮城县总人口38.06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3779万。
芮城县以汉族为主,有5个少数民族,为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苗族,总人数300多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约270余人,主要集中在学张乡高埝村,古魏镇西关村。
历史沿革
芮城县风景芮城殷商时属方国,称"芮国",西周初分封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称魏国,今县城北有魏城遗址。魏城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秦置郡县,魏属河东郡。汉立河北县于魏城,仍属河东郡,相沿至晋。[1]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建芮城县于今县城。
隋初芮城县属蒲州唐武德二年(619年)设芮州,辖芮城、永乐、河北(平陆)等县。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芮城、永乐县属永兴路陕州。熙宁六年(1073年)废永乐县并入河东县(永济)。元、明、清芮城县属解州。
县内行政区划,明、清时代沿用都里制。明初芮城县设4都,每都10里,共40里。
民国36年(1947)4月29日芮城县解放,芮城、永乐县属晋鲁豫边区太岳行政区第三分区。
民国38年(1949)7月1日,永乐县并入芮城县,同年8月1日划分山西省运城专区,芮城县属之。[1]
1953年建立乡(镇)制,芮城县358个自然村划归为42个乡(镇)。至56年3月合并为15个乡(镇)。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实行政社合一建制,芮城县5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分别组成4个公社,15个乡改为管理区建属公社。至1977年7月,增至16个公社。
1984年9月恢复乡(镇)建制,芮城县分为3个镇13个乡,共309个行政村,698个自然村。
2001年撤并乡镇,岭底乡并入陌南镇,大禹渡乡并入南卫乡,古仁乡一分为三,分别并入学张乡、大王镇、永乐镇,杜庄乡并入阳城镇,汉渡乡、中瑶乡并入风陵渡镇,芮城县分7镇3乡。
著名人物
吕洞宾(公元798-?)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唐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人氏。
魏斯,芮城人,既魏国开国国君魏文侯。其在位期间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使魏国日益强大。公元前376年与赵、韩三家分晋,建立战国七群之魏国,其祖父魏雠为晋国大夫,曾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佐晋文公成霸业。
段干木,姓段干,名木,芮城学张乡下段村人,战国初年魏国名士。师子夏,友田子方,为孔子再传弟子。因其三人皆出于儒门,又先后为魏文侯师,故被后人称为"河东三贤"。
潘德冲,字冲和,道教全真派上层人物。定宗二年(1245)主持兴建永乐宫,他四处化缘集资,辛勤操劳,历尽艰苦,为永乐宫建设贡献毕生精力。1256年逝于永乐宫,1260年葬于永乐宫北之峨嵋岭后。
杨振铎(1905-1933)字警轩,曾化名杨泽,东垆乡杨沟村(今迁东垆村)人。1930年任共青团江苏地下省委书记及中共上海沪中区行动委员会书记,被捕入狱。后被叛徒出卖,1933年4月1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28岁。(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