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娆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河北邯郸地图上的位置(河北东南部有2县规模远大于周边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8:39:51    

河北省东南部和山东省、河南省交界的地方,是邯郸市的大名县和魏县。大名县的面积是1053平方公里,魏县的面积为864平方公里,分别位居邯郸市所辖的18个县市区的第3、第4,而人口排名也是这个位次。这样的体量,与邯郸市西部的面积和人口大县当然稍微逊色一些,但是和周边相邻的几个县,特别是广平、馆陶、邱县相比,无疑要大上许多。

邯郸市地图,可以看到大名、魏县的面积大于周边县

那么为何周边县较小,而这两个县“独”大呢?

这是因为曾经有个县被分割开来,并入了大名县和魏县,消失的这个县叫做“元城”县。

从设县历史上看,魏县和元城县是汉代所设,而大名则设县较晚,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政权乾祐元年(948年)由广晋县改设,相比魏县和元城县设县时间晚了1000年左右的时间。

西汉的魏郡,元城和魏县已经出现

大名县出现之后,就与元城县、魏县一起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哪怕是在之后的历史长河里,某个县虽有短暂撤并,但时间不长又重置,总体来说三县并存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时间到明朝,全国的各级行政区划省、府州、县的轮廓和现代相比已经差别不大,无非今天相对应的名字是省、市、县而已。元城、魏县、大名三县也是如此,三县同属北直隶大名府管辖。

清朝乾隆年间,魏县并入大名县

清朝,清承明制,三县疆域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在乾隆二十二年五月,因漳河决溢,大水灌入魏县城内,城墙和房屋均被冲毁,成为废墟,于是准备把县治迁移到别处重新建城,但还没有开始实施,东边的大名县城也被卫河水冲毁,由于两县县城被毁时间相隔极近,府、县的财力已不允许两县同时建设新的县城。

经当时的直隶总督方观承奏请,批准将大名县治所迁到府城内,与原本就在府城内的元城县同为附郭县,与大名府同城而治。而魏县则被裁撤,其所辖地域的十分之九被划入大名,十分之一划入元城县。其具体划分原则如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关于并县的《部(吏)议》记载:

查魏县漳河以南二百八十八村,河以北十八村,共计三百六村,均与大名县地界切近,应划归大名管辖。又东北三十一村与元城县地界毗边,就拨归元城管辖。

1859年的《直隶舆地图册》中,魏县的标志并不是县,但仍出现在地图上

虽然魏县名义上被裁并入了大名、元城,但是魏县还保留了原来的县丞建置,治所仍为魏县旧治,只不过名字改为大名县管理漳河县丞,甚至就连钱粮、差徭、诉讼、胥役等本该由县里承担的政务,也纷纷在魏县旧治里进行,其区别无非是在县治里称为县,在魏县称为乡而已,同样的机构在县、乡均设,这种“明合实分”的状况存在到清朝结束。

大名县取代了元城县成为“首邑”

大名县治所迁移入府城后,设于西南角的天雄书院故址。大名府“首邑”原本是元城县,就是因为县名和府名相同,于是大名县就成为了首邑。民国元年(1911年)实行裁各府首县制度,大名县被并入大名府。第二年袁世凯又颁布《划一令》进行了“废府存县”运动,大名府被撤销降为大名县。虽然这样一并一废,大名由县变成府,又从府成为了县,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大名县的办公地点却发生了变化。

乾隆五十四年《大名县志》城郭图,大名府、大名县、元城县位置

位于天雄书院旧址的大名县被撤销,大名府降为大名县后,原府署就成为了县署。虽然大名县署没有进行搬家等步骤,但位置却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动。

其实大名县署的变化,“由府署为县署”也代表着大名县成为原府城内地位最高的县治,再加上乾隆年间大名县治迁至府城之后,因和府同名,而确定的“首大名、次元城”的局面,使得原本是附郭县、首邑的元城县就变成了附属于大名县的位置,这也成为后来元城县并入大名县的主要条件。

为何非得要归并同城的县?

这件事还得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起。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以后,国人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的愿望强烈,变法维新的一项内容就是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对皇帝制定宪法约束其权力。而立宪就需要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计划在九年的时间里,从省城到乡镇均都设立审判厅,从而打造出一套新的司法系统。

立宪运动时的旧照片

在筹办地方各级审判厅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同城有多个府、县治所的问题,比如在大名府城内,就有大名府、大名县、元城县三套办事机构,如果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审判厅,在府城内就需要有大名府1个地方审判厅,大名县、元城县2个初级审判厅,也就是有1个地方审判厅与2个初级审判厅同处一城。这样,不仅会造成机构重叠,人员增多,而且也易导致经费浪费。

鉴于这种情况,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初二日,民政部饬下“各省督抚,查明州县同城之处,一律奏明裁并,以省冗糜而杜纷歧”。也就是归并同城首邑、裁并同城州县。

这个命令发了不久,清朝就被推翻,虽然命令是清朝所发,但仍被民国政府所采用。就像上边所说的,元城县已经处于附属的地位了,在裁并同城县时,自然处于被裁的命运了。

1933年的《河北分县详图》上只有一个大名县

虽然魏县、元城均并入大名,但是弊端呈现,魏县、元城两县要求复县的呼声不断

据民国《大名县志》记载:

大元魏三县合并之后,面积之大、人口之多,为河北省各县所罕有。以面积论,元城最大、魏县次之、大名最小;以财力论,魏县最富、元城次之、大名又次之;又以地粮不同,大名每银一两折地三十八亩有奇、元城折三十一亩有奇、魏县二十一亩有奇。因负担不均,故各机关内容各用各欵,有余者存储,不足者亏欠各机关;人位更为特殊,教育局设三督学,财政局之设两帮办,均按县分配,其他各机关虽无显然区别,实则三县人士必平均任用,始可相安无事,遇有公欵摊派,大名则拟以银为标准,魏县则拟以地为标准,元城则依远于二者,之间纷争不已,意见纷歧,遇事互相牵掣,诸事不能进行。根本解决惟有分治一途,魏县介之于先,元城继之于后,分县运动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总的来说闹“分县”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合并之后的大名县太大,管理不便。二是原来的县大小、贫富不一,合并之后对原县下达的行政指令又无法以同一标准实施。三是各机关内来自于原来不同县的人互相有纷争,互相扯皮,掣肘因素极多。

民国二十三年《大名县志》地图,含三县全部区域

爆发“分县”运动,但没有分成

新大名县由原来三县所辖区域分为东、中、西三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6月,大名县西区(即原魏县)、东区(即原元城县)相继提出分县的请求。但因为各方诉求不同,河北省无法得到完善的解决方案,只能在8月将分治方案上呈至北平政务委员会,北平政务委员会认为分治“既于中央整理办法不合,又与现在国难情形不符,本应暂从缓议”,最终河北省以北平政务委员会的指令为凭据,又以国难当头及县境水患为由,终止了魏县、元城分治一事。

并县前的魏县略图

魏县终因抗战的需要,得到复置

1940年4月,日军开始推行蚕食、囚笼政策和强化治安运动,沿大(名)广(平)公路和卫河安插了多个据点、碉堡,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扫荡,将大名县分割成为三块,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大名、元城、魏县三县分治,分别设立了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魏县人民政府成立。

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分区详图》中魏县再次出现,不过辖区和现在还有差别

而元城县虽然与魏县同时分设,但是在1945年抗战胜利时,大名县与元城县卫河西部部分合建为大名县,元城的卫东部分和山东朝城的两个区合建元朝县,1949年元朝县的山东部分仍归山东莘县,元城部分并入大名县,元城县就此在中国的版图上消失。

同治《元城县志》中的今天已“消失”的元城县境图

从上面看,元城县几乎全境并入大名县,大名县占据了原来大名、元城、魏县三县总辖区的三分之二,而魏县仅占三分之一,按说今天大名、魏县两县的面积相差应该很大才对,但是实际上魏县比大名却仅小了不到200平方公里。这是因为1946年成立魏县人民政府时,对县境进行了一些调整,原划入元城县的5个村从大名县划回魏县,原属河南内黄县的甘固、泊口一带划到魏县;属于河南两省共同管理的回隆镇全境划入魏县,因此魏县的版图才有了今天这个规模。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