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传说公元前600年左右至公元前470年左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著成了千百年来令人百读不厌的“天书”——《道德经》,圣人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他就是主张“无为而治”的圣贤先师老子。
道家学派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无处不在的规律;人只有顺应规律,方能掌握世界的本质。
道家重视人的生命,也喜欢探索养生之道。老子在道家学说里就是个高寿的老头子,据说活了好几百岁。
甚至有故事说,他妈妈怀孕72年生下他,一出生就就是白眉毛,白胡子,像个老头,故又取名老子。因为他出生于庚寅虎年,附近乡邻都称呼他为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李耳”之名便传开了。
另外也有人认为,“老”是老子姓“李”的变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名叫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聃”就是下垂的大耳朵,据说老子出生时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因此为他取名“聃”,意为“耳长而大”(今天说大耳有福就是因他而来)。因此老子又被称为老聃。也有传说老子字伯阳或号伯阳父。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把老师称为“子”,“子”大概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老师”或“先生”。如孔子、孟子、墨子、庄子等等;而“老”这个字和一个字的字形非常相似,就是“考”,“考”的本意就是长寿,所谓“寿考”,老子满腹经纶,博学多才,还长寿,故尊称为老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还说,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人,诞生于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历乡曲仁里。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春秋战国时期的书库称为“藏室”,所谓“藏室”,顾名思义,也就是储存物品的房子。作为朝廷的藏室,当然是存放国家珍贵文物,重要典籍以及现行公文的衙署。“守”是动词,表示看护、保管的意思。至于“史”呢,从他的职守来看,应该是“藏室”的长官,负责看护收藏室,管理保存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上古时期,史官分为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五种,可见史官的起源很早,并有不同分工。从汉字的构造来分析,《说文解字》说:“史为记事的人,从又,持中。”众所周知,“又”是一个象形字,本义就是一只手。而“中”字的本义,据学者考证,就是用绳带串起来的简,就是后来的薄书、档册。因此,“中”的本义与手和简都有关系,是手执简薄的意思。后来“史”成为管理文牍事务官员的称谓,这是从其本义衍生出来的。从上述情况来看,所谓“周朝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周朝藏室管理简薄衙署的长官。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三合一的大馆长。
另据史书记载,周朝时,实行的是“学在官府”,学术文化只限于王室贵族和士阶层以上,只有王室贵族及其子弟才有受到教育的特权。周代掌管文书事务的史官是世袭的。老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北史·序传》中记载: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即皋陶,皋陶,名庭坚,字聩,颛顼帝与邹屠皇后第七个儿子)。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历夏、殷之季。其后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周时,裔孙曰乾,娶于益寿氏女婴敷。生子耳,(李耳,即老子)字伯阳,为柱下史。
李氏一族商周时期世代都担任史官,老子承绪祖业,为东周“守藏室之史也”从这一点来看,老子担任这一职务,也占了家族先人的庇荫。
根据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我们就能基本确定老子的学术背景。周朝的“守藏史”主要收集整理历代的帝王的政令、外交、占卜、对外战争等政治事物的纪录,同时也收集当朝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以及巫医技能等科技成果,以备周王察看,也就是说守藏室收集到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代表了当时最先进文化与文明成果,也就是说老子读过了许多别人轻易读不到的书籍、文献、典章、律条,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思想。这一点可以从孔子问礼于老子得到佐证。
老子曾经有位老师叫商容,商容是殷商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为人贤明正直,与纣王叔父与箕子齐名,并称为“二忠贤”,深受百姓爱戴。因为他是商纣王时主掌礼乐的大夫,知礼容,所以称之为商容,又作常枞 ,号称容成公。
然而,殷纣王“亲小人,远贤臣”,非常宠幸爱妃妲己和费仲、恶来、飞廉之类的一帮佞臣;商容作为一个不同政见者,因屡次直谏荒淫暴虐的纣王,受到费仲德排挤,结果遭到贬谪,罢黜为奴了。后来纣王剖比干,囚箕子,逐微子,使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诸侯离心,军心涣散,百姓困顿。商容看着朝中大臣一一被迫害,深感心寒,便躲进太行山,改名常枞,避世隐居,不问世事。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
被罢黜的商容并未选择以身殉国,而是躲进太行山,改名常枞,避世隐居,不问世事。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天下大定,周室“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试图请商容复出,任命他为三公。商容坚决拒绝,他说:“我曾经跟随着马夫想教化纣而没能做到,说明我很无能;没有诤谏而归隐山林,说明我很没勇气。无能又无勇,不足以担当三公这个重任。”
相传这位商容先生熟读诗书,精通天文地理,是当时颇负盛名的学者,但凡天地人世间的道理无所不通。史载老子到宛丘游学,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古时又称陈、陈州,拜商容为师。刘向《说苑·敬慎》载:“老子学于商容,见舌而守柔。”许慎注:“商容,神人也。商容吐舌示老子,老子知舌柔齿刚。”就是说,老子向商容学到的主要是守柔之道。《高士传》对此有更生动的描述:
商容,不知何许人也,有疾。老子曰:“先生无遗教以告弟子乎?”……容张口曰:“吾舌存乎?”曰:“存。”曰:“吾齿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刚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尽矣。”
据刘向《高士传》 篇记载,商容晚年得了重病,老子前往探视,老子怕老师不久于人世,抓住最后的时机向老师请教。
老子说:“老师病得如此重,还有什么遗教告诉弟子吗?”
商容张开嘴,示意老子看他的舌头:“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说:“当然还在。”
商容又问:“我的牙齿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牙齿没有了。”
商容问:“你明白了吗?”
老子想了想,缓缓地回答:“啊,我明白了,舌头之所以还存在,是因为它是柔软的,而牙齿掉光了,是由于它们过于刚强的缘故。”
商容听后满意地笑了,说:“你说对了,天下事物和道理我都告诉你了,没什么可以再告诉你的了。”
老子明白了商容张口吐舌,是在用牙齿和舌头的例子告诉自己明白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而且只要懂得这一条原理,“天下事尽矣”,即世间万事万物莫过如此。
老子据此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这也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基础和的核心思想之一。
老子说,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后尸体僵硬;草木活着时脆弱,死后干枯。所以坚强属于死,柔弱属于生,因此兵强而不能胜,枝干高大则易折断,强大处下为弱势,柔软处上为强势。老子据此还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说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可水却能“滴水穿石”把最坚硬的东西消磨掉。可以说老子的一生都是在以水为师。据传,老子的老师商容去世前赠语给老子曰:以水为师,上善若水。老子的一生都深受这几个字的影响,于是,才有了《道德经》上的这段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论述的重点在于“不争”。在老子看来,不争符合“道”的本质,炫耀、贪婪、争强好胜之人违反了道,所以注定会落得不幸的下场。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六个短语分别指代六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但它们反映一个共同道理,那就是“顺其自然”。如“洼则盈”,“洼”就如同一个空杯,“盈”就如盛满水的杯子,也只有空杯子才能容纳更多的水。可普通人看问题,却很片面,要么看不到深层内容,要么看不到相反的一面。可是圣贤老子却能遵循和运用道,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老子又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按照老子的辩证观,这是说天下都知道美好的话,那么丑陋的东西就显露出来了;如果都知道善良的事情是善良的化,那么不善良的事情就会显露出来,有和无在相互对立中得以形成,难和易在相互对应中得以产生,长和短在相互比较中得以显现,高和下在相互依赖中得以存在,音和声在相互应和中得以区分,前和后在相互对比中得以出现。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老子认为圣人所作的事情就是顺应自然而不提倡人为的干涉,圣人推行的是不用语言教育。圣人顺应万物的生长而不加以限制,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已有,帮助了万物而不要求它们的回报,建立了功劳而不据为已有。正因为圣人的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功劳。
与惯常德思维方式不同,老子德思想有强烈的逆向思维痕迹,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万事万物周而复始、循环反复,而柔弱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老子认为,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就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作为周朝的守藏室史,老子常年在周朝的藏室工作,博古知今,精通周礼,是公认的官学的集大成者,并且闻名遐迩春秋后期,周景王去世后,周景王死后,王子朝继承王位,可都城百姓又立了王子猛为王。王子朝率领东迁贵族与东周原先的贵族之间发生战争,老子也被卷入其中,站在了王子朝这一边。两者经几年战争,结果王子朝战败,于是逃到了楚国北部。《左传》记载,王子朝掠走了周朝的大批典籍,老子也随他一起逃到了楚国。之后,东周贵族派人暗杀王子朝,跟随王子朝的人便四散奔逃,老子则逃回到了阔别39多年的家乡苦县。
远在东方鲁国的孔子是一位极为尊崇周天子的人,希望天下统一,诸侯听从天下的号令,当他听说王子朝一伙把周王朝大批文献典籍劫往楚国后,除了忧虑之外,还想到把自己搜集和整理的《坤乾》《夏时》《韶乐》《大武》等书籍送到周王室的“藏室”收藏,用自己的行动去维护周天子的地位和威信。在他看来,一个人如能把自己整理的书册送到王室的藏室收藏,也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同时,这件事情要办成也不容易,没有相当地位的人介绍是难以办到的。
子路了解老师的打算后,便向孔子建议,说:“我听说,周王朝的征藏史老聃这个人被免职,回到老家居住了。老师要想把书送到周王朝收藏,不妨去试试求助于他。”
“好主意。”孔子赞许地说。
于是,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鲁昭公二十八年),孔子带着子路等学生,以及准备送往周王朝收藏的书册,来到曲仁里。他们见到老子,说明来意,请老子推荐。然而,出乎孔子的意料,老子竟然拒绝了。
老子之所以拒绝推荐,不仅因为东周王朝的藏书已经名存实亡,在王朝内乱不止的情况下,把书册送过去,无异于飞蛾投火,而且更因为老子有了新的价值观念,把孔子热心搜求整理的书册已经视为草芥了。
孔子并不了解老子的新的精神境界,依然把他看做是一位喜好周礼的学者。所以,他引述六经,想以六经中的理论及六经的价值来说服老子。
老子对孔子说的那一套六经大义当然是熟悉的,过去他信仰它们,现在他的思想已起了重大变化,从信仰六经转向贬斥六经,但他又不便阻止孔子的申述,只得打断他的话,说:“你的话太冗长了,希望听你讲讲要点。”
孔子马上回答说:“六经的根本在于仁义。我就是以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一切的。”
老子微微一笑,问道:“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子答道:“是的!君子不仁便不成其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还有什么要指教的?”
老子说:“请问,什么叫仁义呢?”
孔子回答说:“心思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这就是仁义的本质。”
老子摇摇头缓慢地说:“唉!你后面说的这些话真是危险得很哪!现在讲泛爱众人,不是太迂腐了吗?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现实生活,都明白地证实了所有讲无私的,恰恰都是为了实现偏私。”
老子见孔子脸上一副迷惑不解的表情,就解释说:“我这样说并不是要大家去宣扬仇恨和自私,而是要使你懂得,利己才能爱人,我为他人谋利,他人才能为我谋利,爱人与利己确实是一致的,无私就是有私。但是,现在人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利己,爱人则是虚假的,却又不敢承认利己,这不是很迂腐吗?”
老子停顿了一下,似乎陷入了深思。接着又对孔子说:“你所问的那些礼,都是死人说过的东西,说过的人连骨头都烂了,就留下这些话,只有你还能记得,真不容易。可君子啊,你要注意,不要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子来去,很风光的样子,而不走运的时候,就像蓬蒿一样,被风吹去,一副倒霉的样子。我听说啊,真有本钱的人,好像什么都没有,从来不拿本钱吹嘘,所以,没有人知道他有本钱;真有德行的人,从来不表白自己,而是一脸朴实憨厚的样子。可你啊,对自己要求太高,又怕世人不知道,所以,总想表现自己。这些都是你身体上的浮光,闪耀在你的外表和行为上,会对你不利。”
其时,老子曾任“周藏室史”,掌管王朝历史。须知,史在王官之学里,居于中心位置,先王之礼皆史,问礼,亦当由史而问之,后世“六经皆史”,所言非虚。那什么是“礼”呢?
所谓“礼”,侠义上指人们为重大事件举行的仪式,包括纪念、庆贺、追悼等,广义上指的是人与人或人与天地之间,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的一种仪节,而“孔曰成仁,孟曰成义”中的孔子,早期就是一个搞殡葬祭祀追悼的四一。由此可见,孔子向老子所问的“礼”,不限于这些内容,即相对于这些“仪节”,孔子更关注的是治国之道。因此,孔子向老子问“礼”,其实就是向老子请教治国之道。
孔子问礼,以“野人”自居,本欲发难。不料,老子“以自隐无名为务”,使孔子不争而胜。于是,相争变成了相揖、相惜,孔子对老子也不由得佩服起来。
从老子那里回来以后,孔子对弟子说:“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下跑的,我都能对付,只有龙,乘风云而变化,我不知该怎样来对付它,老子就像这龙一样啊!”
老子走了,给孔子让出了一条由礼而圣的“圣化”之道,使孔子终于成为中国文化的圣人;而孔子则以师事回敬老子,尤以龙喻之,赞叹不已,以为仙矣。
从此,他们两位,就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两条路线的代表,孔子代表入世的“圣化”路线——“周孔之教”;老子代表出世的“仙化”路线——“黄老之道”。
汉初,行黄老之道,使得汉文化亦有了神仙风味,《史记》里,就写了一批神仙人物,如张良从黄石公学,从赤松子游,还写了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游仙与政治。
张良不仅本人“仙化”而去,其仙风道骨遗传到第八世孙张道陵,遂以老子为教祖,将“仙化”更加神秘化和体系化,并加以仪式化和组织化,成为道教创始人。
老子“仙化”之缘起,却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始于孔子问礼。
正是孔子的“犹龙”说,使老子仙化,从历史人物变成了神仙中人,其历史性,如无孔子为参照,则根本无法确认。作为历史人物,老子犹如月亮,需要向孔子借光,没有孔子反光,其存在遂为虚妄。“圣化”是历史化,而“仙化”则是非历史化,司马迁以非历史化来写历史人物老子,实为不得已,老子虽然长寿,于历史却无迹可求。
历史人物,多半不宜长寿,寿命长了,反而会非历史化。
因为,历史的本质不是时间,而是时间性的思想和事件。
就老子而言,除了思想,其历史性事件,唯有孔子问礼。
有关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已有不同说法,言之如下:
《史记·孔子世家》“索隐”说在鲁昭公七年,孔子十七岁时,近人高亨亦如是说,并举出《左传·昭公七年》有日食记载,以为证。阎若璩《先圣生卒年月考》说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岁时,他根据《礼记·曾子问》提到孔子见老子时“日有食之”,而《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有日食记载,断言此即孔子问礼时。
而在《庄子·天运》篇里,则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一说,清人梁玉绳认同此说,其《史记志疑》认为《庄子》所言“庶几近之”。
《古史辨》第四册里,载有黄方刚著《老子年代之考证》一文,文中提出“孔子两见老子”一说,第一次孔子五十岁,第二次孔子五十七岁,第二次出现了日食。
孔子见老子,很可能确有两次,第一次是问礼,第二次该是问道。问礼那一次,就是已过“而立”之年的孔子,到洛阳去拜访老子,那一次,出现了日食,被曾子问入《礼记》,被司马迁载入《史记》。而另一次,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孔子“知天命”之年的那一次,这一次是问道,是往南去,去一个名叫“沛”的地方,专门拜访老子。
两人一见面,老子就问孔子:“我听说,你现在是北方的贤者了,已经得道了吗?”孔子回答说:“还没有得道。”老子又问他:“那你是怎样求道的?”孔子回答说:“我求之于‘度数’,求了五年,都没有得道。”老子继续问他:“那你接着又怎样求道?”孔子回答说:“我求之于‘阴阳’,求了十二年之久,还是没有得道。”老子叹曰:“道就是这样子的。”
阎若璩考证,老子、孔子第一次相见时,孔子三十四岁。相见以前,孔子以为最高的学问就是礼,见了老子以后,才知道还有更高的学问,那就是道。两人分手以后,孔子由问礼而改为求道,求之于“度数”五年,求之于“阴阳”十二年,一共花了十七年时间,到他再次见到老子时,刚好如庄子所言,已是“行年五十有一”了。孔子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觉悟,他“三十而立”——立于礼,所以来问礼,“五十而知天命”——得道,所以来问道。
老子告诉他,礼是先王遗迹,尚有文献可求,你来问礼,我可以把文献给你,你来问道,我不能把道给你,因为道不是东西,不能拿来送人。如果道能拿来,人们早就把道拿来侍奉双亲了;如果道能送人,人们早就把道献给他们的君了;道也不是知识和经验,不能传授于人,不能作为财产。如果道能传授于人,人们早就把道告诉他们的兄弟了;如果道能作为财产,人们早就把道传给他们的子孙了。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因为道本来就是内在的,就在你的生命里,是自然的,你觉悟了,它就在你心里,同万物相印证,你不觉悟,它就不会留在你心里,也不会出来印证自己,外面的道就不来找你。
道从生命中来,不是从外面来,这就是圣人自在,所谓圣人,就是道,就是你自身,这叫作“圣人不出”;从外面进来的,不能主导你的生命,因为道是你的圣人,已经成为你自身,这叫作“圣人不隐”。名,是外在的东西,是所谓“公器”,不能多取,取多了,会将自身的道遮蔽。仁义,让先王歇歇脚,住一夜也可以,但不能久居。
你老在外面跑,而忘了回到自身,这样求道,当然不成。放不下那些从外面来的名器,道就会被遮蔽,你只晓得在外面历练,却不知道圣人就是自我开显。
孔子第一次问礼,老子教他如何看待古文献——死人之言。
孔子第二次问道,老子教他如何求道得道——认识你自己。
老子,就像他的“道”一样,难以理喻,不可言说。连司马迁都说有三个老子——老聃、老莱子、太史儋,时间跨度,从春秋到战国。
我们只取其一言之: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又称老聃,楚(今河南鹿邑东)人,任周守藏室史,掌管王室图籍,著《老子》。
以“道”为天人之本,以“无”为中国文化“留白”。他深知周室衰而不可复兴,便骑着青牛出关隐遁了,不像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老子一路向西,来到函谷关。当时的函谷关是西去途中的重要关口。但此时老子已经誉满天下。他到了函谷关,函谷关关令尹喜已经守候关中等候多时了。尹喜很仰慕老子的德行和学问,执弟子礼,拜其为师,请其讲经着书。
老子被尹喜的真诚所感动,就听从了尹喜的建议,写下了五千字,在这里为其留下了五千言的著作,后世称《道德经》。拜读了《道德经》之后,尹喜的思想一下子豁然起来。于是,他辞去官职,陪老子一路西行而去。行至今咸阳西南周至境内的楼观台,观此处青峰碧水,深藏灵秀,实乃仙境。两人便在这里结草为庐,筑台讲经说道。从此,道家学说出世,并走上迅速传播的道路。《史记·老子列传》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的著作《老子》,是他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强其所著的“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这就是《老子》一书的由来。流传至今的《老子》,是战国时楚国人环渊收集整理的,分上下两篇:上篇37章,以“道可道,非常道”开头,主要是探讨宇宙人生哲理,可谓纯粹哲学,称为“道经”;下篇44章,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开头,主要讨论社会和政治,可谓社会政治哲学,称为“德经”,道是体,德是用。因此后人取上篇的“道”字和下篇的“德”字,又将《老子》称为《道德经》。全书81章加起来,共5000余字,所以又被称为“五千言”。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
他的哲学思想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权谋的黄老学派,主张实行严弄峻法的法家,放旷的庄子学说,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医学养生,都可以在老子这里找到根源。
老子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政治,宗教的影响都十分巨大。西汉初期统治者奉行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实行与民休养生息之策,实行“行仁义,法先王”,以“教化”民众,使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而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教”,奉老子为教主,尊神,并尊其为“帝君”、“太上老君”。奉《道德经》,即《老子》为主要经典。后来,张鲁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雄踞巴郡、汉中近三十年,直到建安二十年(215)才为曹操所灭。
到了隋末,有道士预言“老子的子孙将要统治天下”。后来唐朝取代隋朝,皇帝正好姓李,《氏族志》已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唐代皇家姓李,出身鲜卑,但为了入主中原,需证明自己出生高贵光辉,为抬高自己的门第,他们很乐意在自己身上加上一层“老子子孙”的光环,于是就真的认了一千年前的老子作了自己的老祖宗,称老子为“圣祖”,后来又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下令在全国各地建立老子庙,作为皇室的家庙。经过这么一番波折,春秋时的大思想家老子就变成了唐代的“玄元皇帝”“圣祖”老子。这就有力地抬升了老子的神圣地位。到了宋代,老子又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唐代,道教通过“一气化三清”的理念,在太清、玉清、上清“三境”的说法上,塑造了所谓“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种形象,安排了三位大神各主一方,形成了“三清”的说法。这样,太上老君也就被称为“道德天尊”,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组合在一起,成为道教的最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