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娆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中国马犬的起源和发展(关于中华田园犬)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2 20:17:31    


缘分真是很奇妙的东西,本来今天也就想去农贸看下比特,没想碰上了它,一时没忍住,就把它带了回来。要知道,之前还一直犹豫着拉布拉多、马犬、比特来着,从没想过自己还会再次养中华田园犬。

拉布拉多的大体型、款肘关节遗传病问题,马犬的容易咬人、过于兴奋问题,理想中的竞技型比特在国内难找、价高、智商普遍偏低问题,一直让我犹豫了很久,可当看到它时,这些堵在心中的问题似乎立刻迎刃而解了——30多斤的成年体重,协调紧凑的结构,健康的身体素质,聪明、粘人、活泼、自信、合群的性格,看家、护主又不过度凶猛、有一定的捕猎本能,这不就是我一直想养的宠物类型吗?

论外貌,可能有人会说田园犬不好看,可对于马犬跟拉布拉多来说,它们又好看在哪?

也许中华田园犬的情节,一直深深埋藏在我们这代人心里,从小到大,始终挥之不去。似乎在看过了那么多“洋狗”后,心中总有杆秤来评价它们的好坏,而那杆“秤”,就是记忆中的“大黄”。

在比例适宜的情况下,30斤出头,最高不超过35斤,是我对中小型犬比较认同的范围,这个数据来源于比特犬。因为在我看来,最健康的犬种,应是运动能力最强的犬种(运动犬组),而在比特犬的范畴中,兴奋度跟紧凑度,以及运动能力最出色的,就是这个范围。(越小的狗兴奋度、灵活性越高,反之越呆越笨越慢)

其次从撸狗的角度来说,但凡超过40斤的狗,我个人觉得还是偏重了点,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把一只狗放在大腿上,重量过大的话肯定不舒服。而体型过大的话,趴在沙发上会相对占位置,导致难以撸完全身——这可能就是柴犬在当代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得以逆袭的一部分原因。2、30斤的体重范围,无论在便携性、灵活性还是手感上来说,都相对适宜。


说性格,似乎外国的狗更具专业性,如金毛寻回猎犬的特长就是寻回、游泳,罗威纳就是护卫,比特犬就是竞技、玩具犬组的狗就是粘人,部分狗毛量大适合美容。而田园犬的性格就显得复合得多,有个性独立比较佛系的,也有热情高涨,似乎无所不能的。你似乎很难去界定它到底是猎犬还是护卫犬或是玩具犬。之前我就有测试过它的欲望,对寻回、撕咬、看家似乎本能就会,而要说它的持久度么,又不见得它甘于专做一件事。这似乎有点像我们中国人,通常全才的很多,但在专业领域上又不是特别精通。

从颜值来说,我一直觉得拉布拉多就是大脑袋田园犬的模样,毫无出彩可言。而至于普通马犬,就更丑了,尖嘴猴腮细胳膊细腿,要不是因它各方面能力极其突出,恐怕这个模样,根本达不到宠物犬的要求。

我认为,外国名犬之所以样貌、性格固式化,其根本原因还是近亲繁殖的结果,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好处是能保留犬种工作性能跟外形的单一性,坏处是大大增加畸形率,而对犬种结构繁殖认识不全又求利的人,将会把这种畸形流传下来。这对于田园犬来说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论智商,在我养过的松狮、斑点、金毛、比熊、黑背比特串、中亚牧羊犬、美国斯塔福、法斗中(当然我还零距离接触并且饲养过各种其他犬种),相较而言,中华田园犬绝对属于高智商的存在。这种高智商不是说教什么坐、卧、握手的口令学得快,而是回来当天就能知道名字,能唤回,能随行,不过两天,基本就知道进笼等行为,自带看家技能、捕猎动力、寻回欲望,基本无需社会化,自动会跟其他大小狗完成互动,仅两个多月的狗,这种灵性似乎是天生的。

经过两天亲自养土狗,我发现,从文化层面来说,90年是个分水岭,对土狗的认知截然不同。而一些外表光鲜亮丽养纯种狗的女性、一些出生在农村的男性,他们对于土狗的认知大多是:没什么突出特点,长相难看,是菜狗、流浪狗、看门狗、猎狗等,似乎在内心深处,从没有把中华田园犬当成宠物犬伴侣犬来看待。

姑且不说崇洋媚外或是被当代卖狗商家洗脑的问题。我觉得,形成这种固式印象应是多方原因:一来有可能小时候就是被田园犬凶过咬过,二来有可能小时就压根儿没见过什么田园犬,三来有可能因为身边大人就喜欢屠狗吃肉,从小耳濡目染,总之我把这一切看为是传统文化,以及当代利益链的问题。

最后套用别人说的一句话:‘要知道文化亡了,就是真的亡了’。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