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以为所谓“唯物主义”,就是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的派生。而所谓“唯心主义”,就是认为世界是精神的,物质是精神的派生。其实,对于哲学家来说,唯物和唯心之间并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
在17、18世纪,牛顿的物理学出现,人们发现宇宙万物运行的逻辑都可以由牛顿的力学公式简洁地表达出来,而物理学就是以物质为研究基础的,所以人们都陷入到对物质和理性的崇拜之中,再加上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人在法国发起了启蒙运动,一时间,科学主义思潮席卷整个欧洲大陆。
当欧洲大陆上的人们陷入到对理性和物质的极端迷信之中的时候,英伦三岛上先后出现了三位充满保守主义和怀疑气息的哲学家,他们就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
洛克认为,大脑是一个白板,外界物质通过不断在这个白板上书写,留下了痕迹,人们由此获取了经验。而所谓的知识,不过是人们把这些留在白板上的痕迹主观地拼接起来而已。因此,拼接之后的东西是人造物,而非真理。所以,不能把理性逻辑所得出的结论当成真理。
贝克莱更厉害,他说:“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人们永远无法证明物质的存在。因为我们对物质的唯一认知方式就是感知,因此,物质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系列感觉的集合,感觉和实物永远是两回事儿。贝克莱将物质的存在变成了一个永远无法证明的谜。
休谟则是怀疑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所谓的因果关系不过是两个不同事物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不断反复重现而已,并不能证明二者有什么深刻的联系。因此,通过观察一件事情反复出现,从而归纳出一个确切的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休谟的怀疑彻底动摇了科学的基础,因为科学就是建立在归纳和因果之上的。
由此可见,唯物主义的问题在于物质必须借助感觉才能存在,而感觉是一种精神现象,因此,物质的存在难以绕过心灵而得到证明。唯心主义的问题在于,精神缺少一个载体,而且外部感觉经验从何而来也是一个问题。
正是这样的一个对立才促使康德在1781年出版了《纯粹理性批判》,来试图缝合心与物的关系。